威斯尼斯wns888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提纲

   发布时间: 2019-12-19    已访问: 367

院党委书记 李义宝

(2019年12月19日)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于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这次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议题。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并就《决定(讨论稿)》作了说明。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用一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这个重大问题并作出决定,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全会通过的《决定》,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决定》由15个部分构成,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为第一部分,是总论,主要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历史性成就、显著优势,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第二板块为分论,聚焦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安排了13个部分,明确了各项制度必须坚持的根本点、完善和发展的方向,并作出工作部署。第三板块为第十五部分和结束语,主要就加强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领导提出要求。《决定》集中了全党智慧,反映了人民意愿,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也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宣言书。

这次全会是我们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在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之际、国家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会议。

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定用一次全会就这个重大问题进行研究部署,是从政治上、全局上、战略上全面考量,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一,这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

保持国家制度长期稳定性和延续性是兴国之本、强国之要。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化,我们党对制度建设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文化大革命”教训时就提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说:“恐怕再有三十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党的十四大、党的十五大、党的十六大、党的十七大都对制度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分别就修改宪法、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部署,在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上迈出了新的重大步伐。现在,我们党有必要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系统总结,提出与时俱进完善和发展的前进方向和工作要求。

第二,这是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根本要求。

在改革开放40多年历程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出336项重大改革举措,到现在为止,96%已经完成,还有4%正在推进过程中。同时,也要看到,这些改革举措有的尚未完成,有的甚至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落实,我们已经啃下了不少硬骨头,但还有许多硬骨头要啃,我们攻克了不少难关,但还有许多难关要攻克,我们决不能停下脚步,决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

第三,这是应对风险挑战、赢得主动的有力保证。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任务之繁重前所未有,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之严峻前所未有。这些风险挑战,有的来自国内,有的来自国际,有的来自经济社会领域,有的来自自然界。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我们要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持制度的连续性、长期性、稳定性,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

二、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决定》在深刻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科学内涵、发展成就、本质特征的基础上,13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这就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的显著优势;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的显著优势;坚持党指挥枪,确保人民军队绝对忠诚于党和人民,有力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显著优势;坚持“一国两制”,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显著优势;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贡献的显著优势。《决定》指出,这些显著优势,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性质、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中国社会的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是经过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相统一的成果,凝聚着党和人民的智慧,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形成了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包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德主刑辅、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张,等等。

中国在人类发展史上曾经长期处于领先地位,自古以来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包括朝廷制度、科举制度等各方面制度在内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进入近代以后,面对日益深重的政治危机和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为改变中国前途命运,开始探寻新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尝试了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制度模式,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只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才找到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正确道路。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这次全会系统总结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成就和显著优势,目的就是推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制度自信,使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多方面的显著优势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之所以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我们党在长期探索过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开拓正确道路、发展科学理论、建设有效制度有机统一起来,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及时把成功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制度成果,使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既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丰富的实践成果。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管不管用、有没有效,实践是最好的试金石。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两大奇迹。一是经济快速发展奇迹。我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人均受教育年限从 1949年的1.6年到2018年的10.6 年,文盲率从1949年的超过80%到2018年的低于4%,高等学校数量从1949年的205所到2018年时的2663 所,中国教育70年的发展史,也是新中国从落后走向振兴的真实写照。二是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我国长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我省教育系统连续30年保持总体稳定,做到了重大政治安全事件、重大群体性事件、涉暴涉恐事件、恶性治安刑事案件和重特大安全事故的五个“没有发生”,确保了阵地稳固、人员稳控和校园稳定。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讲,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才知道。我们在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上一定要有定力、有主见,决不能自失主张、自乱阵脚,自觉不自觉地用西方国家那一套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来衡量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三、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决定》科学分析了我国面临的形势,明确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和总体目标,对重点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

第二,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二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第三,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任务。

《决定》从13个方面部署了需要深化的重大体制机制改革、需要推进的重点工作任务。

1.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决定》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必须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2.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决定》指出,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3.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决定》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4.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决定》指出,国家行政管理承担着按照党和国家决策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管理社会事务、服务人民群众重大职责。我省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地方高校自主开展人才引进和职称评审做法被教育部全面推广,率先将全省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全部下放至各高校。教师管理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建立教师编制“周转池”制度,为具备条件的22 所本科高校核增周转池事业编制6130名。

5.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决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出新的概括,确定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1949—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4%,远高于世界同期年均2.9%的增速。2013—2018年,我国经济总量年均增长7%,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左右。】【为从根本上“转换动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安徽近年来花大力气融通从科技到产业的“创新链”。今年前三季度,安徽电子信息业增加值增长25.8%,拉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 15.2%。】

6.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决定》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决定》明确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一项根本制度明确提出来,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关系我国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的重大制度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院(系)等党组织书记、行政负责人要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如果有人以所谓“学术自由”为名诋毁马克思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那就应该旗帜鲜明予以抵制。

理想信念是我们奋斗的动力和方向,推进教育现代化不能忘记初心,建设教育强国不能脱离立德铸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亦需要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中塑造有理想有信念、能奋斗敢担当的时代新人。理想信念教育关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工作的根本性问题。下一步要在理想信念教育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创新上下功夫,加快对教育规律特点的研究,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

7.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决定》指出,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2013年以来,我国城镇新增就业每年都超过130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左右的较低水平。目前,全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已超过9.5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5亿人,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上走在世界发展中国家前列。】【近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印发《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全国首批将试点建设 8 个区域医疗中心,安徽省位列其中。今后,一些重点病种患者将不必长途跋涉,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优质医疗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明确了教育在新时代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教育是民生之首,关系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是为人民服务的重要内容。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自2012年连续七年保持在4%以上。中央财政2018年安排近600亿元学生资助补助经费,资助困难学生1亿人次。我省的教育支出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省第一大公共财政支出,2018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为4.1%,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8.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决定》指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截至2018年,我国城市数量达到672个,城镇常住人口8.31亿,农村常住人口5.64亿,城乡社会治安保持平稳有序,逐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反观当今世界上仍有不少国家的治理功能尚不健全。在拉美一些社会治安较差的城市,毒品和枪支泛滥,殖民时代遗留下来的暴力文化延续至今;部分西方发达国家也存在治理社会暴力的难题,2018年美国发生涉枪案件57103件,导致14717人死亡、28172人受伤。】

9.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决定》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安徽省探索推广林长制改革,设立五级林长52122名,实现一山一坡、一园一林都有专员专管,切实做到“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今年10月,全国首个林长制改革示范区落户安徽。2018 年全省实现林业总产值4044.56亿元,同比增长11.98%,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 5.1%,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美好安徽”彩车显示屏展播了新安江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白鹭齐飞的美好景象。2012年,皖浙两省共同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这是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试点实施以来,新安江上游水质改善,连年达补偿标准,新安江成为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

10.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确保人民军队忠实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决定》指出,人民军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柱石,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

11.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决定》指出,“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必须坚持“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管治,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绝不容忍任何挑战“一国两制”底线的行为,绝不容忍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

12.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决定》指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外部条件。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坚定不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013年到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年均增长4%;2013年到2018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900亿美元,年均增长5.2%;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了一批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300亿美元,带动东道国就业近30万人。安徽不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已与4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教育合作关系。67所安徽省内高校与381所海外高校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师成长等开展交流合作,并在海外建立了5所孔子学院、3所孔子课堂。】

13.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决定》指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制度保障。必须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增强监督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以上各方面的重大部署,既阐明了必须牢牢坚持的重大制度和原则,又提出了推进制度建设的重大任务和举措,坚持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相衔接,统筹顶层设计和分层对接,统筹制度改革和制度运行,体现了总结历史和面向未来的统一、保持定力和改革创新的统一、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统一,必将有力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四、加强领导,确保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到位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上下要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要充分发挥人才和资源优势,围绕全会精神宣传起来、讨论起来、研究起来,将学习不断引向深入。要组织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把制度自信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把制度自信的种子播撒进青年学生心灵;要把全会精神学习宣传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干部师生深刻认识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和成就背后的制度逻辑、制度优势,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要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打牢爱国主义思想基础

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重点内容,原原本本学习《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深入系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重要著作和《〈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等辅导材料,并在学深悟透精髓要义的基础上开展专题研讨,保证全面准确掌握全会精神。

党校要把全会精神作为教育培训的必修课,不断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引向深入。各支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任务,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规范组织生活,以“三会一课”、主题党团日活动等形式,推动广大干部师生深入学习研讨。

要开展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工作。学领导班子成员、各党支书记、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要深入到广大师生中,全面准确宣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做到宣讲全覆盖。

要充分利用校园网、报刊、广播等内媒体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开辟专题专栏专版,全方位、多层次宣传报道全会精神在广大干部师生中引起的反响和学习体会;加强典型宣传,广泛宣传学院各部门和系(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切实发挥典型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营造浓厚氛围。

与时俱进完善和发展学各项规章制度和治理体系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也进入深水区。办学资源获取竞争更加激烈,各种体制机制阻碍的矛盾更加突出,学在人才培养、科研水平、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师资队伍等方面的不足和矛盾也日益凸显,必然要求高等学校在治理体系方面更加完善、不断发展。学始终坚持依法治校,依规办学,与时俱进地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推动学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实现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体系。近几年来,学以完善工作机制为基本点,初步构建制度体系;以推进工作落实为着力点,确保各项制度落地见效。

贯彻落实这次全会精神,必须紧密结合学实际,着眼于学改革发展,形成一体推动、一体落实的有效工作机制。既要排查梳理学之前各项改革任务的完成情况,已经完成并形成制度的要巩固深化,尚未完成的要继续推进,又要把这次全会的精神学习贯彻及时纳入学工作日程,实现有机衔接和贯通,确保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各级党组织要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严格按照省委、省委教育工委的工作部署以及党委的工作安排,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推进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抓紧就改革建设发展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群众和师生员工对高等教育新期待必备的制度进行研究和部署。要鼓励基层大胆创新、大胆探索,及时对基层创造的行之有效的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手段进行总结和提炼,不断推动各方面制度完善和发展。

严格遵守和执行制度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不断增强制度执行力,在强化制度意识、制度执行、按制度办事上狠下功夫,不断将学的各项规章制度转化为治理效能。

一是要引领全师生员工牢固树立制度自信,自觉尊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严格遵守党规党纪,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二是要不断强化领导干部的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切实防止各自为政、标准不一、宽严失度等问题的发生,充分发挥制度引领方向、规范行为、提高效率、维护稳定、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作用;三是要不断增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提高运用制度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坚持把制度执行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同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结合起来;同做好当前学各项工作,冲刺学院转设工作,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和“十三五”规划各项任务目标落实结合起来;同科学谋划“十四五”规划任务目标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学办学水平和治理能力;四是要不断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构建全覆盖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把制度执行和监督贯穿于全过程,坚决杜绝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的现象,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的行为,确保制度时时生威、处处有效。

同志们!全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而奋斗!为推进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成功转设和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有特色建学目标而努力奋斗!

 


关闭窗口

Baidu
sogou